进度过半:OpenAI与甲骨文宣布4.5吉瓦“星际之门”新合作,软银意外出局?
- IT大事件
- 2025-07-22
- 1645
得州平原的夏夜,数据中心冷却塔蒸腾的热浪与虫鸣交织。当业内目光聚焦于OpenAI与软银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时,一纸协议正悄然改写AI基础设施竞赛的格局——7月22日,OpenAI宣布与甲骨文达成新合作,共同开发4.5吉瓦数据中心容量,将‘星际之门’总电力推过5吉瓦门槛。这组钢铁矩阵足以驱动200万枚AI芯片,耗电量超过两座胡佛水坝的峰值发电量,可为400万美国家庭供电。
此次合作实为OpenAI的‘突围行动’。半年前特朗普在白宫高调站台时,‘星际之门’描绘的是百座数据中心与10万就业岗位的宏图,软银承诺的300亿美元投资还散发着油墨香。但知情人士透露,选址争议与战略分歧让OpenAI与软银的合作陷入泥潭。原定‘立即投资1000亿美元’的承诺,如今缩水为年底前在俄亥俄州建成一座小型试验设施。
当软银仍在评估土地可行性时,OpenAI已用行动表态。每年向甲骨文支付超300亿美元的协议,相当于其预估年收入的三倍,这笔‘豪赌’背后是技术团队对算力的极致渴求。‘下一代ChatGPT的训练需要吞下整个互联网,’某数据中心架构师打比方,‘就像试图用消防水管喝水’。此前OpenAI已与CoreWeave等云服务商签单,拼凑出近5吉瓦容量,意外逼近‘星际之门’初期目标。
甲骨文成为关键变量。这家曾被视作配套角色的云服务商,早斥资400亿美元囤积英伟达芯片,其得州基地的钢筋骨架已刺破荒漠地平线。新协议使其实际掌控‘星际之门’超90%的算力资源,在AI军备竞赛中意外夺旗。
而软银的缺席耐人寻味。孙正义曾将该项目视为AI野心的实体化身,甚至不惜举债注资。如今OpenAI的迂回战术,暴露了技术公司与资本方在AI基建上的根本分歧——前者要闪电突袭占领技术高地,后者期待长期耕作万亿市场。尽管双方公开视频中仍互称‘美妙合作’,但知情人士称软银已开始接触其他大模型公司,未将鸡蛋置于同一篮中。
这场博弈折射出AI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层悖论:当技术迭代速度超过钢筋水泥的建造周期,巨头们不得不在‘自建’与‘租用’间走钢丝。OpenAI选择双轨并行,既保留‘星际之门’概念,又通过租赁解燃眉之急。这种‘战略精分’或将定义新一代科技巨头的生存法则——在算力饥渴症面前,理想主义的蓝图终要向现实妥协。
本文由NangongXiangShang于2025-07-22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254.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