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消费崛起!线上线下涌现'长辈专区'新场景
- IT大事件
- 2025-07-23
- 1884
工信部联合民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本周正式启动2025年优质老年用品“惠老助企”活动,一份新发布的政策文件明确鼓励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大型商超设立专属银龄消费区域,意图在七至十二月活动期内打通老年用品的产销堵点。这份通知将“老年用品提质,惠老助企升级”定为核心目标,试图通过六大行动撬动银发经济的升级。
在重庆九龙坡区,一家四层高的百货商场刚完成改造。重百九龙商场撤掉了快时尚货架,换成医疗辅具体验区;原本的美妆柜台变成怀旧供销社主题区,陈列着老式收音机和搪瓷杯;中庭则被改造成“时光学院”,每周开设声乐课和智能手机培训班。六月底开业当天,这里还挂上了“老年大学商场分校”的牌子。这个案例恰是政策落地的先声——通过沉浸式场景唤醒年代记忆,让老年消费从单一的购物行为延伸为社交、学习、怀旧的情感体验。
线上平台同样在行动。某头部电商近期悄然上线“孝心馆”频道,将智能监测手环、一键呼救装置等科技适老产品与山茶油、有机杂粮等健康食品整合销售。更关键的是,页面采用简化图标和放大字体设计,支付环节默认开启语音引导。这与政策倡导的“数字温情行动”形成呼应——既要提供适老商品,更要解决界面交互的适老化痛点。
这些探索背后是迫切的现实需求。据统计,我国老年用品市场有近万亿规模,但专属商品仅占普通商场SKU的3%左右。政策制定者在通知中特别点明要建立“老年群体行为特征数据库”,恰反映出当前产业对消费者真实需求的隔膜。一位参与适老标准制定的专家透露:“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把字体放大就当适品的阶段,而老人真正需要的是防滑餐具的握感、助行器的收折效率等细节创新。”
为破解创新瓶颈,五部门同步启动产业生态培育。在浙江安吉,一个老年智能穿戴产业园正引入科研院所共建适老化研发中心;广东质检院则开始对防滑拐杖头进行三万次耐磨测试——这些动作瞄准的是通知中“建标准促认证”任务,试图通过统一质量标尺消除消费者对适老产品的信任顾虑。
当重阳节遇上“敬老消费周”,线上线下银龄专区将迎来首次大考。政策制定者期待看到更多像重庆百货那样的跨界实验:在商超开辟康养讲座区,于社区嵌入适老化样板间,让电商直播开设方言购物专场。这些尝试的价值不仅在于销售额,更在于验证“适老化改造”能否从政策语言转化为真切的市场增量。
百度搜索算法今年七月完成的重大升级,或许为银龄专区提供了另类注解。新算法将页面停留时间纳入核心权重,用户停留2分30秒以上才被视为优质内容。这与线下商场设置茶座、课堂的逻辑异曲同工——当企业学会用时间价值置换流量数据,银发经济才能真正跳出低价竞争的泥潭。
本文由JiLiu于2025-07-23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27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