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鸿海软银合资案获中国监管绿灯,美数据中心市场添变数

鸿海软银合资案获中国监管绿灯,美数据中心市场添变数 市场监管总局 鸿海精密 软银 合营企业 数据中心 服务器制造 跨国合作 经营者集中 第1张

   7月24日公布的最新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已于上周无条件批准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与日本软银集团海外公司设立合营企业的申请。这一决定距离双方4月8日签署合作协议仅三个半月,审批速度超出部分业内人士预期。

   根据此前披露的协议细节,该合营企业将落地美国,专注于服务器及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的本地化制造与供应。新公司由鸿海与软银各持股50%,标志着两家巨头在北美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深度捆绑正式进入实操阶段。知情人士透露,首期生产线拟布局在得克萨斯州或俄亥俄州现有鸿海厂区内,直接服务于软银旗下Arm芯片架构的服务器生态。

   此次快速获批背后存在多重考量。一方面,合资企业业务集中于美国市场,不涉及中国境内数据中心建设或数据跨境流动等敏感领域,规避了关键监管风险。另一方面,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其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固化——行业数据显示,当前北美市场前三大供应商份额合计不足60%,为后来者留有足够空间。分析人士指出,这种非垄断性特征为监管机构的无条件批准提供了关键依据。

   对鸿海而言,该项目是其从消费电子代工向高端制造跃迁的战略落子。近年其服务器业务年增速维持在15%以上,但多依赖传统代工模式。通过与软银深度绑定,鸿海不仅获得Arm服务器技术授权,更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利润更高的整体解决方案领域。而在软银的棋局中,借助鸿海的制造能力实现芯片设计与终端应用的垂直整合,正构成其人工智能战略的基础设施支点。今年初孙正义曾公开表示,未来十年将在AI相关硬件领域投入千亿美元,此次合资正是该计划的首批实体项目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监管部门此次放行发生在全球AI竞赛白热化的背景下。美国商务部6月刚宣布对数据中心建设提供25%税收抵免,欧盟同期出台《人工智能法案》配套基建激励。此时批准本国企业参与海外数据中心建设,既展现开放态度,也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AI基础设施分工预留通道。某跨境投资律师对此评价道:"该案例表明,只要不涉及核心技术外流和境内市场竞争,中国对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合作仍持鼓励立场"。

   随着审批障碍清除,新公司的首条生产线预计于2026年一季度投产。市场消息称,苹果、亚马逊等企业已表达采购意向,或重塑北美数据中心供应链格局。而更大的悬念在于,这种"东方制造+西方市场"的模式,能否为后续科技企业的跨国合作提供新范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