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罗马仕充电宝口袋自燃致小伙三度烧伤非召回批次安全神话破灭

罗马仕充电宝口袋自燃致小伙三度烧伤非召回批次安全神话破灭 充电宝自燃 罗马仕事故 三级烧伤 产品缺陷 植皮手术 电池安全 消费者维权 深圳市场监管局 第1张

   7月22日的上海淮海中路,25岁的小李正与朋友走过K11购物中心门口,突然一股黑烟从裤袋窜出,短短十秒内火苗吞噬了整条裤腿。朋友小王眼睁睁看着他的左腿在烈焰中燃烧,却无法徒手取出那枚滚烫的罗马仕充电宝。烧穿的裤袋最终让燃烧的充电宝滚落草丛,但灾难并未结束——这个两万毫安的电源设备持续喷涌浓烟,消防员用尽两盆水与灭火器才勉强压制,而焦黑的皮肤与透亮的水泡已在受害者腿上烙下残酷印记。

   瑞金医院的诊断书宣告了更残酷的现实:左下肢Ⅲ度烧伤,全层皮肤坏死,必须从右腿取皮进行植皮手术,仅第一阶段治疗费用就高达4万元。医生指着那片炭化的皮肤解释,这种损伤必然伴随永久性功能障碍,而手术只是漫长康复的起点。更令伤者崩溃的是,这个2024年10月才购入的充电宝,曾被他亲手核验过批次号——明明不在罗马仕官方召回名单之列,却依然化身成口袋里的炸弹。

   品牌方的沉默加深了这场噩梦。小王反复拨打罗马仕400客服电话,永远只有忙音作答;官方旗舰店的人工客服机械重复着“请提交召回申请”的模板回复,对血肉灼伤的照片视若无睹。这种冷漠并非孤例,多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控诉,自己手持鼓包发烫的同型号充电宝,却被商家以“非召回批次”为由拒之门外。其中一位用户的质问令人窒息:“明知是定时炸弹,却以程序为盾牌拒绝回收?”

   深圳市监局的介入揭开了监管迷雾。调查人员向媒体证实,已责令企业限时提交自燃分析报告,但事故原因鉴定仍陷于属地管辖的困局——上海黄浦区监管部门表示需由深圳生产方主导检测。而34摄氏度的气温是否诱发了电池失控?产品设计是否存在隐蔽缺陷?这些问题在机构互推中悬而未决。

   法律视角下,浙江西湖律师事务所李定胜律师点明了维权的残酷现实: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消费者固然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但必须自行完成产品缺陷举证。这意味着烧伤病床上的小李,要先筹备资金手术,再奔波收集第三方检测报告、消防处置记录、医疗鉴定等证据链。即便胜诉,那笔惩罚性赔偿能否覆盖植皮后的疤痕修复、心理干预及职业损失?当企业用“等待检测结果”作为挡箭牌时,受害者已被抛入与时间赛跑的生存游戏。

   这场发生在闹市街头的自燃事件,烧穿了移动电源行业的安全防线。当非召回批次的产品仍能无故起火,所谓的质检承诺已成虚设;当客服系统对灼伤呼叫充耳不闻,企业社会责任的底色便暴露无遗。消费者攥着充电宝的手开始颤抖——下一个燃烧的口袋,会在谁的腰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