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亿千瓦!中国电网迎战夏季用电'四连峰'
- IT大事件
- 2025-08-02
- 1664
7月17日晚间,全国电力负荷曲线再次冲上陡峭的顶点——15.08亿千瓦。这是今夏第四次刷新历史纪录,短短半个月内,电网负荷已接连突破7月4日的14.65亿千瓦、7月7日的14.67亿千瓦以及7月16日的15.06亿千瓦。5700万千瓦的同比增量,几乎等同于整个福建省的用电需求叠加到了电网之上。
空调轰鸣声中,江苏、山东、广东等19个省级电网的负荷曲线也在反复冲顶,累计46次刷新地方纪录。高温热浪无疑是直接推手:7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1~2℃,南方‘出梅’后无缝衔接的高温闷热,让降温用电瞬间拉满。但国家能源局在分析数据时,特别点出了另一重压力来源——上半年5.3%的GDP增速下,工厂产线开足马力,工业用电与民生用电在负荷高峰时段形成‘双峰叠加’。
制造业的韧性与活力在用电数据中清晰可见。6月单月,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跃升11.0%,通用设备制造业紧随其后增长10.3%。更引人注目的是新动能行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飙升44.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7.4%,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的电表指针也快速转动,录得13.0%的增幅。这些数字背后,是数字经济与绿色产业对电力需求的深层重构。
面对负荷‘四连跳’,电力系统并非被动应对。早在高温季来临前,超过2亿千瓦的新增发电装机已投入运行,其中水电、气电等灵活调节电源占3000万千瓦。7月再添1000万千瓦‘生力军’,跨区输电通道如同能量动脉,将西北风光与西南水电源源不断送向东部。在江苏,714万千瓦的新型储能电站群在负荷尖峰时刻集中释放电量,足够4800万户家庭撑过最紧张的一小时;山东的储能电站更以804万千瓦的放电功率,为电网争取到宝贵的调节空间。
‘若出现多区域持续极端高温,负荷可能冲击15.5亿千瓦。’国家能源局的预警并非空穴来风。8月上旬新一轮高温过程正在酝酿,华东、华中部分省份的晚高峰时段,电力平衡仍将如走钢丝。不过调控手段也在升级:虚拟电厂开始聚合写字楼的空调与电动汽车充电桩,在电网调度指令下秒级响应;分时电价引导着商场将制冷时段后移;跨省互济通道里,福建向广东输送的320万千瓦电力,照亮了两省交界处的夜色。
入夜后的城市灯火通明,每一盏灯背后都是场无声的能源协同战。从煤炭企业暑期保供到跨省电力交易员彻夜盯盘,从储能电站的电池管理系统到居民手机里的节电提醒——15.08亿千瓦的峰值不仅是数字,更是整个能源系统在极端考验中探索的韧性边界。
本文由LongYunDan于2025-08-02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7112.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