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货逆势增长2.9%背后的行业暗战
- IT大事件
- 2025-07-22
- 337
当消费电子市场被此起彼伏的唱衰声笼罩时,一组最新数据撕开了一道意料之外的口子——2025年全球9英寸以上显示面板总出货量预计将达8.755亿片,同比增长2.9%。这个数字背后藏着整个显示面板行业的集体焦虑与战略博弈。
表面看是温和增长,实则暗流汹涌。与去年9%的增速相比,今年步伐明显放缓。全球经济阴云未散,美国关税政策悬而未决,迫使厂商不得不重新排兵布阵。更耐人寻味的是,当电视和商用显示屏两大传统主力市场同步陷入负增长时,拉动全局的引擎竟来自移动设备端:笔记本电脑面板增长4.1%,平板电脑更是猛增11.7%。
厂商的保守策略已直接反映在产能布局上。夏普去年果断关闭日本10代线工厂,中国面板厂则默契地收紧LCD电视面板供应,只为稳住价格防线。这种'以退为进'直接导致电视面板出货量预计下滑1.9%,但神奇的是,受益于大尺寸化趋势,出货面积反而逆势增长4.6%。65英寸取代55英寸成为主流的速度,比业内预想的还要快。
中韩阵营的技术路线分化愈加明显。中国大陆厂商今年将吃下全球67.9%的电视面板订单,在LCD领域掌握绝对话语权。但转向OLED战场,韩国企业凭借技术壁垒拿下85.2%份额,三星和LG双巨头地位稳固。中国厂商正试图从细分领域破局——尽管在OLED平板市场受挫,但在笔记本OLED屏领域悄然发力,全年出货量计划提升5.4%,直接挑战韩系厂商的传统地盘。
价格成为最敏感的神经。中国头部面板厂从第二季度起严格执行'按单生产'策略,这种自律性限产背后,是防止面板价格崩盘的生存智慧。与此同时,大尺寸OLED的扩张速度却开始放缓,年初预测的20.3%增长率已下调至15.5%,高端消费疲软态势超出预期。
产业链的自我修正从未停止。当面板厂商在电视与显示器领域主动收缩产能时,对移动PC端却发起激进攻势。中国厂商尤其瞄准了海外厂商仍占42.8%份额的笔记本面板市场,价格战苗头初现。这种此消彼长的策略,恰恰解释了为什么在行业寒冬里,整体出货量还能艰难爬升。
最终传导到营收端的数据更值得玩味:今年面板总营收预计增长3.5%至727亿美元,增速虽远不及去年14.8%的亮眼表现,但比出货量增幅高出0.6个百分点。说明行业正在用'少卖多赚'的逻辑,在存量市场中挖掘含金量。当价格战不再是首选武器,一场围绕技术升级与产能精准投放的暗战,才刚刚拉开帷幕。
本文由SheJing于2025-07-22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23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