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安全使用年限新国标落地,超期服役风险谁来担责?
- IT大事件
- 2025-07-21
- 1155
7月下旬,一项关乎亿万家用电器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明确要求,从明年1月起,家电产品必须清晰标注安全使用年限,且这一年限不得低于主要零部件的“三包”期限。新规终结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模糊地带——过去某品牌热水器使用十年后漏电伤人,厂家以“超出行业建议年限”为由拒绝担责的纠纷将不复存在。
新标准将安全使用年限的起算点锁定在消费者首次购买日。对空调等需专业安装的产品,则从安装完成日计起。这意味着产品在仓库积压的时间不会转嫁给消费者。在湖北某家电卖场,已有品牌提前更换新版说明书,在显眼位置印上“本产品安全使用年限为10年”的黑色加粗声明,下方附有超期使用可能导致漏电起火的警示图标。
技术要求层面,新规设置了双重保障:厂商必须通过风险管理评估确保产品在设定年限内稳定可靠,同时年限制定需基于客观实验数据。这直接堵住了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故意缩短设计寿命的漏洞。某知名冰箱企业工程师透露,以前某些低价产品核心部件仅按5年寿命设计,如今必须同步提升零部件标准。
更具突破性的是再生利用条款。标准要求从设计阶段就评估回收环境影响,优先选用易拆解材料。回收环节则首次确立“再使用优先于再生利用”原则,推动完好的压缩机、电机等部件直接进入维修市场。浙江台州一家专业回收厂试点新流程后,零部件再利用率从35%提升至61%,大量经过检测的空调电机被用于售后维修。
配套政策正在形成闭环。当前全国12省推行家电以旧换新,对超8年服役的老旧家电给予15%补贴。数据显示政策拉动下,2024年一级能效家电销量占比激增至30%。而即将出台的能效新规拟将覆盖产品从8类扩至12类,微波炉、净水器等都将纳入监管。
责任划分在新标准中尤为关键。湖北消委会近期案例明确警示:安全期内的事故由厂商担责,超期使用则风险自担。有家庭因继续使用面板老化的微波炉引发火灾,最终因产品已超12年安全期未能获赔。随着新标实施,这类纠纷将有更清晰判定依据。
未来行业将面临深度洗牌。除提高零部件标准带来的成本压力,企业还需构建从生产到回收的全周期管理系统。青岛某洗衣机厂已投入千万改造生产线,采用可追溯的环保材料编码。与此同时,检测机构提醒消费者:若家电突现焦糊味或异常升温,即便未达年限也应停用——材料老化速度受使用环境影响,沿海地区电器寿命可能比内陆缩短30%。
本文由JiangTi于2025-07-2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147.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