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首批63个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落地,医疗能源领域抢跑数据要素市场化

首批63个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落地,医疗能源领域抢跑数据要素市场化 可信数据空间 数据要素流通 试点名单 医疗数据共享 企业数据协作 数据市场化 国家数据局 数据安全 第1张

   国家数据局7月21日正式公布我国首批63个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项目,涵盖城市、行业、企业三大方向,标志着数据要素流通进入标准化攻坚阶段。与过往数据平台不同,这次试点的核心在于构建基于共识规则的信任机制——参与方需遵循统一标准存储共享数据,在互信基础上打破‘不敢共享、不愿流通’的僵局。首批项目包括上海、厦门、贵州等13个城市节点,南方电网能源数据空间、国家基础科学数据中心等22个行业平台,以及南方航空、工商银行等28家企业主导的协作网络。医疗健康领域成为重点试验田,江苏医保数据空间、进口药品器械跨境流通等5个项目入选,旨在破解临床研究与药企研发间的数据壁垒。济南市在试点公示阶段已提前布局‘1+1+1+1+N’架构体系,整合50个市级部门公共数据及17类社会资源,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确保流通安全。而郑州则计划打造中部数据枢纽,聚焦医疗、农业、AI三大特色专区,目标五年内带动数据交易规模突破百亿。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试点首次明确‘盈利性运营’导向。郑州提出五年实现盈利目标,部分企业试点将探索供应链数据定价分成模式。这种市场化路径直击数据要素流通痛点——此前公共数据开放多依赖财政投入,可持续性存疑。据参与方案评审的专家透露,首批项目淘汰率达67%,入选者需在24个月内验证三方面能力:是否降低30%以上数据流通合规成本;是否形成可交易的标准化数据产品;是否培育出活跃的数据服务生态。国家数据局同步释放信号,2028年前将建成100个以上可信空间,这意味着首批试点经验将直接塑造全国数据市场基础设施框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