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粉丝博主因攻击抹黑车企遭禁言,网络清朗行动剑指黑公关
- IT大事件
- 2025-07-21
- 866
7月20日晚,微博150万粉丝博主@Blood旌旗的账号突然变为灰色禁言状态,平台公告直指其多次发布攻击抹黑企业、公开反对国家能源方针的言论。这一处置是中央网信办“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的落地缩影,也掀开了新能源汽车舆论战场暗流汹涌的一角。
根据平台披露的违规清单,该博主的核心“罪状”集中于四大要害:持续使用贬损性语言攻击国产汽车企业技术人才;编造行业销量数据制造对立,通过恶意榜单进行品牌拉踩;公开发文嘲讽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的权威报告;更严重的是,其多篇帖文直接挑战国家推动的清洁能源战略,将政策扶持污名化为“资源错配”。这些行为踩中了法律与行业生态的双重红线——既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规定,更与当前国家力推的新能源产业战略背道而驰。
事实上,类似乱象已成行业公害。某车企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行业遭受的恶意攻击中,43%集中于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系统,通过制造“电池爆炸”“自动驾驶致死”等耸动话题打击消费信心。东风汽车上周刚对乐逗汽车、车市007等自媒体矩阵发起诉讼,指控其通过17个关联账号散布企业“财务暴雷”“工厂停工”等谣言。而头部新势力品牌内部人士透露,每月用于舆情反黑的预算已攀升至百万级,其中三成用于应对有组织的黑公关攻击。
监管重拳正在加速落下。专项行动开展两个月来,已有23家车企接入网信办建立的“涉企谣言联合查证平台”,微博等社交平台处置违规账号超400个。法律层面也出现突破性案例:某汽车博主因收钱发布虚假测评视频,被法院认定构成商业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深圳警方近期更破获一家伪装成传媒科技公司的黑公关团伙,其电脑中存有上百份车企“攻击方案报价单”。
这场战役的深层意义远不止于封禁几个账号。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占率突破60%的关键时刻,舆论场的毒素正在侵蚀产业根基。行业协会监测发现,网络恶意攻击每增长10%,相关企业研发岗位招聘周期就延长8天——技术人才对陷入口水战的企业望而却步。更值得警惕的是,黑公关已进化出AI克隆主播、机器人水军工厂等新形态,某平台曾一日拦截12万条由AI生成的造谣视频。
在浙江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工程师们把网络净化行动比作“给创新清淤”。“我们实验室刚突破固态电池循环寿命的技术瓶颈,转头就看到‘专家’在短视频里断言国产电池五年必报废。”这位要求匿名的博士苦笑着展示手机里举报成功的回执,“现在总算能专心搞研发了。”
随着鸿蒙智行设立500万元反黑基金、比亚迪法务部批量发送律师函,企业自卫战已然打响。但根本破局仍需制度性创新——业内呼吁建立“白名单”机制,对多次传播谣言的账号实施跨平台联合惩戒;同时借鉴德国《反商业暴力法》经验,将蓄意损害企业商誉的行为纳入征信记录。
禁言警示灯亮起后,整个行业都在等待一个答案:当抹黑对手比打磨产品更容易获利时,谁还愿沉心攻克芯片?舆论场的每一次净化,实质都是对创新火种的守护。正如某车企掌门人在内部信中所写:“今天封禁的是造谣者的账号,明天打开的应是公平竞争的大门。”
本文由NangongChao于2025-07-2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130.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