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打破云原生'卡脖子'困境,核心技术100%国产化落地
- IT大事件
- 2025-07-22
- 1619
上海世博中心的展台上,一串实时跳动的数字吸引了人群驻足——40万个容器在线稳定运行,单服务器承载超千个Pod,内存占用却压降70%。这是中国联通近日公开演示的国产容器引擎CSKTurbo的实际性能,而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云原生核心部件首次实现100%国产化。
“云原生技术栈长期被国外开源项目主导,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位参会工程师感慨。这种被动局面正在被打破。联通云自主研发的CSKTurbo容器引擎近日获得国家级认证,其技术参数直击行业痛点:混部调度技术将离线与在线资源利用率提升50%,单卷读写性能达千万IOPS,千亿参数模型加载从分钟级压缩至秒级。这些指标背后,是五年攻关啃下的“硬骨头。
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国产化引擎已悄然铺开。在瑞金医院智慧医疗系统中,基于该底座的AI审核模块将临床试验注册效率提升50%;某医疗器械工厂里,搭载CSKTurbo的工业机器人通过多机协同重构生产线,分拣成本直降三成。更关键的是,20多个国家部委、150余个市级政务云已部署这套自主引擎,为2000家医疗机构筑起防数据泄露的“护城河”。
“算力即国力不是口号。”联通云技术负责人强调。当大模型推理需求井喷,传统集中式算力架构捉襟见肘,联通亮出运营商独有的“网”优势:通过“星罗”调度平台横跨百万级智算节点,将训练与推理资源全域打通。低空无人机靠五网融合的智联网实时避障,万米高空航班借卫星接入5G,一张空天地一体的算力网络正把智算时延压缩至毫秒级。
普惠化成为另一破局点。没有AI背景的工厂技术员在元景MaaS平台拖拽组件,三天便开发出质检专用模型;中小企业在“数智超市”选用预制智能体,安全防护成本降低60%。这种“水电煤”式的供给模式,让30多个自研大模型与100多个第三方模型在统一底座上共生。
国产化突破引发连锁反应。就在大会次日,中兴通讯与联通联合发布云智手机,实现跨终端业务无缝流转。而更深层变革在于生态重构——信创服务支持跨芯片无缝迁移,国产软硬件适配率突破100%,困扰行业多年的生态割裂坚冰初融。
当科技展台的聚光灯熄灭,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国产化组件要扛住“双11”级流量洪峰,需在复杂场景中持续淬炼。但毋庸置疑的是,云原生核心技术自主权的夺回,正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基座浇筑第一块钢筋混凝土。
本文由LeiTao于2025-07-22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21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