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六层EUV颠覆存储战局SK海力士1cDRAM技术解剖

六层EUV颠覆存储战局SK海力士1cDRAM技术解剖 SK海力士 1cDRAM 六层EUV DDR5 HBM HighNAEUV 存储芯片 半导体工艺 第1张

   半导体行业的工艺竞赛正迎来关键转折点。近期产业链确认,SK海力士在其第六代10纳米级(1c)DRAM生产中实现了六层EUV光刻技术集成,刷新了存储芯片的制造纪录。相比此前仅对少量关键层采用EUV、主要依赖DUV光刻的方案,此次技术跨越将直接影响下一代DDR5与HBM产品的性能天花板。

   在晶圆厂内,EUV层数的增加直接改变了制造流程。通过应用波长13.5纳米的极紫外光,芯片的电路图案化精度显著提升,使存储单元密度实现突破性增长。实测数据显示,该工艺推动晶圆良率升至80%-90%区间,远超行业早期EUV应用阶段水平。反映到产品层面,这意味着即将量产的DRAM模块可实现约11%的读写速度提升与9%的功耗降低,为AI服务器与高性能计算提供更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

   此次突破的技术价值不仅在于层数增加。通过六层EUV的稳定整合,SK海力士成功规避了传统多重图案化(multi-patterning)的复杂工序,大幅降低生产周期与成本。生产线内部评估表明,工艺简化使晶圆吞吐效率提升近两成,为后续产能爬坡奠定基础。更关键的是,该技术路线为HighNAEUV的导入铺平道路——这种具备0.55数值孔径的新一代光刻设备,可支持2纳米以下制程,是存储芯片突破10纳米物理极限的核心依仗。

   从产品规划看,基于1c节点的DDR5内存将率先实现单条48GB的大容量规格,而下一代HBM4E堆栈内存则有望突破12-Hi的层数限制。这些进展直接响应了AI训练芯片对带宽的饥渴需求。行业分析师指出,全球AI芯片带动的HBM年增长率已超50%,而SK海力士凭借此轮技术卡位,将在未来两年持续主导高端存储供应。

   存储巨头间的技术代差正在扩大。尽管三星电子在5纳米逻辑芯片领域领先,但在存储工艺的EUV应用层数上已被拉开差距。消息人士透露,竞争对手当前量产中的DRAM芯片最高仅应用四层EUV,在单元密度与能效比上逐渐落后。随着SK海力士计划在1d及0a制程中继续增加EUV层数,存储市场的技术分水岭或将加速形成。

   生产线上的工程师们正面临新挑战。六层EUV要求更严格的光掩膜校准精度,任何微小的热波动都可能导致良率波动。为此,SK海力士在光刻车间部署了实时温度补偿系统,将环境波动控制在±0.01摄氏度。这种极端生产条件,恰是高端半导体制造壁垒的最佳注脚。

   当行业聚焦于AI芯片的算力竞赛时,存储技术的突破正悄然重塑产业链格局。六层EUV工艺的量产化,不仅意味着TB级HBM和万兆速率DDR6的商用进程提前,更可能改变全球存储巨头的权力平衡——而这场变革的起点,正藏在那些反射着紫色金属光泽的EUV光刻机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