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亦庄具身智能社会实验启动:20个实训场本月开放,机器人量产进入倒计时

亦庄具身智能社会实验启动:20个实训场本月开放,机器人量产进入倒计时 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 北京亦庄 社会实验 实训场 人机协同 机器人4S店 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 第1张

   在亦庄机器人主题餐厅的聚光灯下,一支由七台人形机器人组成的乐队正演奏着《欢乐颂》,机械手指精准落在琴键上,引来观众阵阵掌声。这一幕发生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而更重要的变革正在舞台之外悄然启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磊在产业发展主论坛宣布,亦庄正式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首批20个实训场及近百个数据采集点将于本月开放。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举办地,亦庄已聚集星海图、北京优必选等300余家机器人企业,形成超百亿规模的“核心零部件+六类整机”产业链。但数据匮乏与场景孤岛长期制约技术落地。新计划直击痛点:开放商超、医院、物流仓库等近千个真实场景构建PB级数据池,开发者可获取高价值标准化数据训练机器人适应现实环境。

   计划包含三大突破性设计:在亦庄中心城区的二次开发社区,开发者可免费使用通用机器人本体和算力资源,针对细分场景定制应用;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中试工厂探索“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柔性制造模式;供应链平台提供非标零件72小时打样服务,大幅缩短研发周期。这些支撑体系让技术转化效率提升50%以上。

   应用推广更具野心。配合年初发布的万台机器人计划,今明两年将释放近50亿元需求,覆盖九大领域:高端制造线上人形机器人参与精密装配,社区里自主巡检机器人识别消防隐患,医院中护理机器人协助患者康复训练。首批千台人形机器人订单已向企业开放申报。

   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样亮眼。全球首个机器人4S店实现销售维保一体化,消费节发放的百万补贴带动C端销售增长300%。机器人马拉松等赛事不仅吸引游客,更成为算法优化的实战场——参赛机器人在3公里赛道中自主避障、上下楼梯的能力迭代速度比实验室快5倍。

   政策护航同样扎实。“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每年投入2亿元,其中8项为全国首创:采集真实场景数据的企业可获百万奖励,购买数据服务可用政府发放的“数据券”支付,整机企业申领“打样券”可降低30%零部件试制成本。这种精准滴灌式支持预计缩短产品上市周期6-8个月。

   面对伦理挑战,亦庄设立双重防火墙:在特种行业、危险岗位优先部署,通过渐进式应用验证安全性;建立具身智能伦理委员会,要求所有实训场机器人需通过“人类意图对齐测试”,确保行为符合伦理准则。这种审慎态度为技术爆发划定安全边界。

   当参会者走出大会场馆,真实世界的实验已拉开帷幕。物流机器人正穿梭于京东亚洲一号仓库,教育机器人在人大附中经开校区讲解物理定律——这些场景数据实时汇入亦庄云脑,训练下一代通用机器人模型。正如管委会负责人所言:“这里没有演示demo,每个机器人都带着真实任务而来。”这场社会实验的价值,正在于将技术进化从实验室的单向度研发,转变为与现实世界持续对话的共创历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