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千页代码背后的六年刑期:尊湃窃密案改写中国芯片竞争规则

千页代码背后的六年刑期:尊湃窃密案改写中国芯片竞争规则 尊湃华为商业秘密案 Wi-Fi6芯片技术窃密 张琨获刑6年 半导体知识产权保护 华为胜诉 技术窃取刑事判决 芯片行业竞业禁止 商业秘密案件警示 第1张

   2025年7月末的上海,9965万元现金资产被依法冻结的裁决书送达时,尊湃通讯的员工数量早已归零。而它的创始人张琨,这位曾在美国高通和华为海思风光无限的技术高管,此刻面对的是一份有期徒刑六年的判决书。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为这起半导体行业史诗级窃密案画上了阶段性句号——40个技术点90%以上的重合度,14名前华为员工获刑,近亿资产瞬间蒸发。

   细节里的魔鬼令人心惊。2021年初,张琨离开华为海思仅一个月,便在南京江北新区创立尊湃通讯。不到三个月,这家初创企业竟神奇地推出Wi-Fi6芯片设计方案。直到警方破获此案,业界才看清其“速成秘诀”:二十余名跳槽工程师在离职前上演了现实版“谍影重重”。有人将设计文档截图分割成小于10MB的碎片,通过私人邮箱分批传出;有人把核心代码伪装成“OpenRF-v3.2”开源项目文档,藏匿于私有代码库;更有人在首颗验证芯片中直接套用华为的测试向量,导致射频指标误差仅0.5dB——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技术巧合”,最终成为法庭上的铁证。

   蚂蚁搬家式的盗窃背后是精密策划。张琨团队甚至重构了华为的芯片测试环境,连测试脚本的注释格式都原样复制。而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同样耐人寻味:2022年小米旗下瀚星创投的注资,让尊湃估值飙升至数亿元,尽管小米事后坚称这只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财务投资”。

   华为海思的损失账簿上,记录着超亿元的研发沉没成本。更致命的打击在于国际标准话语权的削弱——彼时正值Wi-Fi7标准博弈的关键期,技术提前泄露使华为在专利池谈判中陷入被动。据内部估算,若尊湃芯片量产,华为每年将面临1-2亿美元专利费损失。

   法律的重锤落下时带着金属冷光。主犯张琨除六年刑期外,另被处罚金300万元且五年内禁业;三名骨干获刑3-5年;其余十人分获1-3年不等。判决书里的“禁止从事芯片行业”条款,犹如在14人的职业生涯上盖下永久烙印。而9965万元现金冻结与专利销毁的处置,彻底抹去了这家曾入选Venture50硬科技榜的明星创业公司。

   案件尘埃落定,半导体江湖的规则已然改写。当投资机构开始彻查技术团队的代码来源,当芯片公司竞业协议违约金飙升至千万级,这场“中国半导体领域最恶劣技术窃取案”的震慑效应正持续发酵。正如判决后华为心声社区通告所言:这不仅是场知识产权保卫战的胜利,更是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创新的分水岭。那些曾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技术搬运工”们,此刻正重新计算着违法的代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