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AMD9000G系列桌面APU曝光:Zen4架构换壳登场,AI性能原地踏步

AMD9000G系列桌面APU曝光:Zen4架构换壳登场,AI性能原地踏步 AMD9000G Zen4架构 APU马甲 桌面处理器 Ryzen8000G升级 AIPC AM5平台 Zen5 第1张

   近日,供应链消息证实AMD下一代桌面APU将启用Ryzen9000G系列命名,但核心架构仍延续现有Zen4设计,本质是现款8000G系列的频率小幅提升版。这一策略打破此前用户对Zen5架构下放的期待,折射出AMD在桌面APU市场的产品节奏调整。

   据主板厂商测试数据,Ryzen9000G系列沿用HawkPoint芯片的4nm工艺,旗舰型号预计维持8核16线程规格,基础频率提升200MHz至4.4GHz左右,加速频率突破5.3GHz。核显部分继续搭载RDNA3架构GPU,计算单元数量维持在12CU(高端型号)和4CU(入门型号)两档,仅通过100MHz频率微调换取约3%的图形性能增益。

   更值得关注的是AI能力的停滞。测试样本显示NPU算力仍为16TOPS,与8000G系列的XDNA引擎完全一致。这意味着该系列仍无法满足微软Copilot+PC的40TOPS算力门槛,落后于采用XDNA2架构、提供50TOPS的移动端StrixPoint处理器。行业分析师指出,此举将使AMD在2025年AIPC普及战中丧失桌面端先机。

   深层次原因或源于成本控制。相比需要重新流片的StrixPoint方案,复用现有芯片可使制造成本降低37%(据第三方拆解报告)。但用户实际体验将面临隐忧:早期工程样品在混合负载测试中,Zen4c核心因缓存缩减导致游戏帧率波动达22%,这一问题在9000G中仍未解决。

   市场策略上,AMD正构建双轨路线:高端需求由移动芯片转制的桌面迷你PC承接(如搭载StrixHalo的Minisforum主机),主流市场则交由马甲APU维持。这种布局虽保障产品线延续性,却导致AM5平台桌面用户无法原生享受Zen5架构。更名策略也引发混乱——从7000G跳级至8000G再到提前启用9000G命名,三年间三代产品均基于Zen4,消费者辨识难度显著增加。

   前瞻数据显示,真正迭代需等待2026年问世的Ryzen10000G系列,届时将引入双CCX设计(Zen5+Zen5c混合架构)及RDNA3.5核显。当前9000G系列的过渡定位,反映AMD正将研发资源向高利润移动端倾斜,桌面APU的创新速度被迫放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