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推流量封顶新政!百元起多档位自选,用户告别天价话费
- IT大事件
- 2025-07-31
- 1400
手机流量偷跑、月底账单惊现数百元额外扣款——这类糟心事终于有了根治方案。上周工信部最新通告中特别强调,国内基础电信企业已完成流量超套封顶服务的全面升级,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100元起的多档封顶阈值。这意味着当用户当月流量费用触及自设的“天花板”时,系统将自动暂停网络服务,从源头杜绝高额资费争议。
这一措施源于今年5月世界电信日发布的“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计划。该计划直指用户长期反映的资费不透明、营销不规范、退订繁琐等痛点,其中流量超套封顶被列为第四项重点任务。当时就有不少用户抱怨,明明套餐流量显示未用完,却因应用后台消耗产生额外扣费。某社交平台上的投诉案例显示,有用户凌晨收到系统更新提示,一夜间被扣超200元流量费。
从具体规则看,新封顶机制设计相当灵活。用户可在运营商官方App内自主设置100元、150元、200元等多档阈值。当实际消费逼近阈值时,运营商需通过短信、通知栏消息甚至电话进行预警;一旦触顶,立即断网。这种设置既避免了“一刀切”影响使用体验,又赋予用户充分掌控权。广东一位经常出差的销售经理王先生试用后感慨:“以前见客户总担心流量超额,现在设了150元封顶线,谈生意时心里踏实多了。”这项服务升级背后有扎实的数据支撑。工信部二季度报告显示,电信用户申诉中资费争议占比高达40.4%,几乎每两起投诉就有一宗涉及费用纠纷。更深层次看,资费矛盾往往源于运营商与用户的信息差。例如部分套餐宣传中“不限量”字样醒目,但用小字标注“达量降速”;某些视频APP免流服务,实则仅免除视频本身流量,广告加载仍计费。新政策配套的“明白办、放心用”行动,正要求所有资费方案全量公示,未公示套餐不得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封顶服务只是“十件实事”的冰山一角。同步推进的还有自动续费前5日强提醒、65岁以上老人“一键呼入人工客服”、二次号码“一键解绑”历史应用等举措。尤其是号码解绑服务,目前已覆盖220款主流应用,累计处理1.5亿次解绑申请。北京一位刚办理过二次号码解绑的年轻用户说:“新买的号码总收到前机主的银行催债短信,现在终于清静了。”对老年群体而言,政策倾斜更为明显。某运营商数据显示,“尊老专线”上线后已服务6.1亿人次,客服系统能自动识别65岁以上机主来电,跳过语音导航直接接入人工坐席。这种细节设计让数字鸿沟得以消弭——江苏一位给母亲办理该服务的女士提到,老人过去总因听不懂语音提示放弃查询账单,现在电话秒接人工,话费争议明显减少。
当然,新规落地仍面临考验。部分用户反映,某些运营商App的封顶设置入口藏得较深,需点击三级菜单才能找到;个别地区客服对新政理解不足,仍建议用户通过传统套餐变更控制资费。不过监管层已明确表态,将督促企业细化流程,把“用户自选权”真正落到实处。随着10.8亿用户已登记的“来电免打扰”服务同步铺开,电信服务的主动权正悄然回归用户手中。
本文由FuDong于2025-07-3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90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