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重拳整治自媒体乱象,四类不实信息成打击重点
- IT大事件
- 2025-07-29
- 1526
闫某某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跳出耸动的标题——《L3级自动驾驶首例判决!车企担责70%,智驾法规全面重构》。不到24小时,这条被炮制出的“新闻”通过12个关联账号席卷各大平台,阅读量突破百万。而此刻,他因编造谣言已被刑事拘留,相关账号全军覆没。这不是孤例,一场自上而下的清网风暴正在席卷自媒体江湖。
7月24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启动为期两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四类乱象被列入重点打击清单:恶意蹭炒热点误导公众、用AI合成等技术歪曲事实、拒绝标注信息来源、冒用专业身份散布虚假知识。在湖南永州,某图纸类网站因传播涉赌信息被依法约谈;零陵区短视频账号“**王爺”因发布低俗“黑话烂梗”遭网信、网安联合训诫。这些地方行动早在上半年已铺开,仅永州便整改违规账号20余个。
“某老师商业思维”系列矩阵账号的运营者没想到,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会瞬间崩塌。这些账号通过拼接企业家演讲片段、杜撰“行业黑幕”,用夸张标题收割流量。专项行动展开后,这些账号因恶意抹黑企业被批量关闭。广东网友对此直言:“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日子该结束了。”
技术反制措施正在升级。根据新规,平台须在信息发布界面显著位置设置来源标注选项,未标注内容禁止进入算法推荐池。某财经博主用隐蔽小字标注“网传消息”的操作已被明确定性为违规。更严厉的管控指向身份造假——冒充医生分析药品疗效、伪装律师解读新法条的行为,将面临动态核验机制筛查。
在经营主体超1900万户的广东,政企直联机制让企业有了反击“黑嘴”的武器。涉企侵权举报专区实施首月,多部门联手斩断“茶水费”产业链:某团伙以“删稿费”为名敲诈企业,其“通信圈”等账号被永久拉黑。当地网信部门定制化维权指南已发放至重点企业,证据固定、举报流程等实操痛点有了详细指引。
当“猫哥侃地产”用“房企死亡榜单”等标题博眼球时,没料到会触发监管新机制。这类矩阵账号惯用旧闻翻炒、关键词篡改等手段,如今其内容刚发布即被平台负面清单系统拦截。网信部门要求,对首次违规者警示引导,对仿冒热点当事人的账号直接关闭。某直播平台从业者透露:“AI监测模型最近增加了剧情摆拍识别模块,那些编造街头冲突的摆拍视频存活不超半天。”
这场战役直击信息污染源。当自媒体用“深度揭秘”包装胡编乱造的财经分析,借“网友爆料”传播拼接视频,专项整治的利剑已指向内容生产的最前端。网络空间的清朗生态,不仅需要关停几个账号,更要重塑真实可信的传播规则。
本文由XiongLeiZheng于2025-07-29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79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