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立法重拳打击勒索软件,公共部门全面禁止支付赎金
- IT大事件
- 2025-07-27
- 1407
伦敦大英图书馆的服务器在2023年10月的一个凌晨突然陷入沉寂,屏幕闪烁起无法识别的代码。黑客通过勒索软件加密了超过50万份数字档案,要求支付60万英镑赎金。馆长丽贝卡·劳伦斯面临两难抉择:支付可能助长犯罪,拒绝则意味着文化遗产面临永久损毁。最终她做出决定——绝不向犯罪分子妥协。这一立场如今成为英国立法的核心精神。
2025年7月22日,英国安全大臣丹·贾维斯宣布,政府将实施全面禁令,禁止公共部门机构向勒索软件团伙支付赎金。新规涵盖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地方议会、学校等所有公共实体。贾维斯在威斯敏斯特的发布会上强调:“勒索软件是掠夺性犯罪,危及公众安全,摧毁民生基础,我们决心粉碎这种犯罪商业模式。”据政府评估,这类攻击每年造成英国经济损失达数亿英镑,而近期NHS遭受的攻击甚至被列为某患者死亡的间接因素。
**政策双轨制:公共禁止与私营监管**新法案采取差异化管理:公共部门面临绝对支付禁令;私营企业虽可支付赎金,但必须提前向政府申报。内政部设置该机制的核心考量在于——当企业准备付款时,政府能及时介入审查资金流向,避免企业因恐慌性支付而违反国际制裁(尤其涉及俄罗斯黑客组织)。今年4月零售巨头玛莎百货遭攻击事件暴露了即时监管的必要性:攻击者使用DragonForce加密器瘫痪其在线订单系统,导致1400家门店运营混乱。尽管公司始终拒绝确认是否支付赎金,但事件促使政府意识到必须建立透明机制。
**商业激励链的断裂实验**支持者认为禁令直击犯罪根源。大英图书馆馆长劳伦斯公开支持:“作为公共机构,我们当时拒绝与攻击者谈判。共享经验才能构建真正韧性。”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数据显示,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间,英国发生430起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其中13起勒索攻击威胁国家安全。禁令旨在降低公共服务的“投资回报率”,使攻击者转向更易获利目标。
但质疑声同样尖锐。法律界人士马克·琼斯援引意大利案例警告:该国早有类似禁令,但43%企业仍秘密支付赎金。“将受害者变相刑事化可能迫使勒索活动转入更深暗网”。更现实的矛盾在于:当某地方政府因拒绝支付而瘫痪急救调度系统时,责任将由谁承担?安全专家观察到,部分犯罪团伙已调整策略——在加密前直接窃取敏感数据,以“曝光公共资金漏洞”要挟地方政府变相妥协。
**防御优先的战略转型**在政策出台同期,英国同步推进GB/T20988-2025《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的适配工作。新标准强制要求机构建立离线备份、演练系统恢复流程,并将恢复时间纳入机构考核指标。NCSC建议企业采用“网络基础认证”(CyberEssentials)框架,其核心原则很明确:支付赎金从来不是解决方案,它不能保证数据恢复(仅35%支付者拿回完整数据),反而助长全球犯罪生态。合作社超市CEO希琳·库里-哈克对此深有体会:“建立韧性体系才是安全未来的基石。”法案目前进入议会辩论阶段,一个关键争议点浮出水面:当某私立医院因政府阻止支付赎金而延误手术时,法律责任如何界定?这折射出更深层命题——打击犯罪与民生保障的平衡点究竟在何处?答案或许藏在德国某州的实践中:当地政府建立跨企业“防御联盟”,共享威胁情报并分摊防护成本,使该地区勒索攻击量下降60%。英国的新法案既是利剑也是赌注,其结果将重塑全球网络犯罪经济链。
本文由ShangguanTuo于2025-07-2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67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