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空中头等舱亮相!吉利沃飞长空AE200三联屏座舱重塑飞行体验

空中头等舱亮相!吉利沃飞长空AE200三联屏座舱重塑飞行体验 三联屏设计 沃飞长空AE200 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智能灵动舱 eVTOL座舱 空中头等舱 低空出行 吉利飞行汽车 第1张

   走进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低空经济博览会的现场,沃飞长空展台前的人流明显密集许多。许多人驻足凝视的焦点,正是首次面向公众亮相的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机智能座舱——一个被工程师称为“空中客厅”的灵动空间。这款座舱内部最抓人眼球的,无疑是主驾驶区域那组科技感十足的三联屏系统。左侧屏幕实时跳动着飞行高度、姿态等关键数据;中央大屏铺展着航行地图与飞机状态信息;而右侧稍小的副驾屏上,航线时间和路径一目了然。设计团队甚至在仪表台中部下方嵌入了第四块交互屏,用于快速调整飞行参数。这种多屏交互逻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端新能源车的智能座舱,但实体按键的保留透露出航空产品特有的严谨——关键功能必须触手可及、万无一失。视线转向客舱区域,一种“可变形”的理念被巧妙植入。1+1+X的多元布局下,后排座椅能一键切换为载物平台,兼顾私密性与行李转运需求。抬头望去,舱顶流淌着柔和的动态光影,类似豪车星空顶的细腻光点,在机舱内壁缓缓流动,瞬间模糊了交通工具与舒适客厅的界限。这个被命名为“智能灵动舱”的空间,背后是航空与汽车工业的一次深度握手。沃飞长空选择与汽车零部件巨头富维集团联手,将汽车领域成熟的智能交互方案和人机工程经验,嫁接至航空级安全标准之上。座椅采用可承受26G过载的航空约束系统,内饰包裹新一代环保阻燃材料,就连圆角包边设计也藏着碰撞防护的巧思。用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的话说,这是“人本科技与极致安全的统一”。技术团队显然深谙跨界融合之道。他们提出一个“二八定律”——eVTOL产业80%的供应链将与新能源汽车共用。舱内屏幕、零重力座椅、灵动中岛甚至香氛系统,均来自汽车供应链的规模化赋能;而关乎生死的飞控、航电等20%核心技术,则严格遵循航空适航标准。这种融合不仅降低成本,更让规模化量产成为可能。作为这一理念的载体,AE200本身承载着多项突破。今年6月,其验证机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eVTOL机型。适航审定已推进至五阶段中的第四阶段,预计2026年取证。届时,这款航程200公里的纯电动飞行器将从图纸跃入现实。而在应用场景的蓝图中,三联屏座舱将成为多维度服务的核心节点。从浦东机场到陆家嘴的10分钟速达、虹桥机场至莫干山的空中观光,再到危重病人跨城转运,AE200试图以“高端专车2-3倍定价”切入市场。目前数百架订单已落地,与文旅集团、航空公司的合作悄然铺开,成都生产基地建设正加速推进。更值得玩味的是,曹操出行等平台已开始用户调研,为未来“打飞的”预约系统铺路。当低空经济从资本热词走向产品落地,沃飞长空用三联屏座舱给出了一种答案:飞行体验的革新不在炫技,而在于让乘客在200米高空,依然能找到熟悉的舒适与掌控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