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铁拳整治短视频乱象,虚假悲情、AI换脸六大类账号遭封禁
- IT大事件
- 2025-07-17
- 276
在一条获赞超十万的短视频里,“卤味*老板”将卖剩的菜品免费送给拾荒老人,镜头捕捉下对方颤抖的双手和浑浊的泪水。评论区涌动着“好人一生平安”的祝福,直到平台弹出封号通知——这场精心编排的“好人有好报”戏码,最终被认定为利用公众善意的虚假摆拍。这是今日网信办公布的第二批清朗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中的一个切片,也是当前短视频平台恶意营销乱象的典型缩影。
此次行动聚焦六大类突出问题。悲情剧本产业链首当其冲,账号“万事顺遂1未来可期”“农村姐妹”批量生产“全家身患重病”“被家庭抛弃”内容,而“Y鲜生”“大姐荔枝园”则以助农名义编造滞销故事,将公众同情心转化为流量收益。社会秩序扰乱者同步被清算,“是小念哦”自导自演“在成都自杀去世”闹剧,“商业交易税费咨询冰老师”则伪造火灾警情通报,此类行为已超越内容违规,直接冲击社会稳定底线。
虚假人设构筑的财富密码同样失效。小红书账号“李子”“强少”包装出镶金边的“社会名流”履历,“济南高人”则以养生噱头瞄准老年人钱包,这类账号通过虚构成功学叙事收割创业粉、养生族。更具技术性的仿冒手段浮出水面,调查显示“F0胡大”“两个娃儿妈妈”等利用AI换脸、声纹克隆技术盗用身份,仿冒对象从网红学者延伸至普通民众,形成跨平台引流黑产。
公序良俗的践踏者遭到重击。当“岩岩爱海带苗”以跟踪偷拍陌生女性制造“深夜护送”剧情,“玖後亂牲”用街头采访诱导色情叙述时,其无底线行为已触发法律红线。同类账号“琳琳阿”以隐蔽镜头聚焦女性身体部位,将物化行为伪装成街拍时尚,这类内容正在扭曲青少年价值观认知。
标题党操纵流量的路径被斩断。“川哥谈养老”用“行业黑幕揭秘”等惊悚标题包装普通内容,哔哩哔哩账号“BLACKSTA**X”则渲染不存在的行业骗局,此类账号通过制造认知焦虑诱导用户跳转私域,完成线下诈骗闭环。
专项行动的辐射力正从中央延伸至地方。湖南上半年处置503个违规网站应用,郴州市针对某培训机构非法获取个人信息推销行为开出罚单,娄底市则对4家泄露患者信息的医院现场执法。在德州,监管人员发现假冒“韦东奕严选”账号借学霸人设售卖千元“祈福手串”,而AI合成的院士推荐护肤品视频甚至骗过专业人士,显示技术滥用已催生新型犯罪形态。
这场治理风暴直指短视频乱象的病灶:流量至上催生的伦理失序。当“卤味*老板”们把道德行为明码标价,当“李子”们将社会身份变为可购买的虚拟商品,其后果远超账号封禁本身——它消解着真实社会的互助根基,异化着人际交往的基本逻辑。而AI仿冒技术的介入,更让身份盗窃从个体事件升级为系统性信任危机。网信办的铁腕不仅是净化网络空间,更是对数字时代人性底线的重筑。
本文由QiaoLei于2025-07-1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581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