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全国广电用户突破2.4亿,5G业务半年激增150%的幕后战事

全国广电用户突破2.4亿,5G业务半年激增150%的幕后战事 广电5G用户 有线电视用户 第四大运营商 三网融合 5G套餐 中国广电 通信市场格局 广电网络转型 第1张

   8月中旬,国家广电总局公布关键数据:截至6月末,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稳定在2.06亿户,而广电5G用户已达3545.57万户。看似平实的数字背后,一场通信市场的颠覆性变革正在发生。作为新晋的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在获得5G牌照仅一年时间里,用户量从去年底的1500万跃升至超过3800万,增幅突破150%,硬生生从传统三巨头的版图中撕开了一道缺口。

   价格利剑成为广电撕开市场的第一突破口。对比市面上同类产品,广电5G套餐资费普遍低于三大运营商15%-30%,19元基础套餐包含30GB流量和100分钟通话,同等价位在其他运营商处往往只能获得一半流量。上海一位刚转网的用户算过账:“原来移动88元套餐,换成广电59元类似配置,每月直接省下近30元。”这种简单直接的性价比策略,迅速吸引了价格敏感型用户群体。

   信号质量的反常识表现则打破了外界质疑。通过与中国移动的“共建共享”模式,广电不仅利用自身700MHz黄金频段的穿透优势,还共享移动的2.6GHz网络资源。北京郊区用户发现,以往地下车库、电梯间的信号盲区,现在反而成了广电的优势场景。低频段覆盖能力在城郊和农村地区尤其明显,一位住在五环外的用户反馈:“换成广电后,整个房子信号满格,连最角落的卫生间都有三格信号。”

   真正的杀手锏在于三网融合的生态构建。凭借传统电视业务根基,广电推出的“电视+宽带+手机”融合套餐已覆盖1500万家庭,占其移动用户总量的40%。广州用户李女士的感受很直接:“家里电视、宽带本来就是广电的,加上手机套餐后三项打包更便宜,一个客户端管理所有服务,再不用记三套账号密码。”这种业务捆绑既提升了用户黏性,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壁垒。

   地方广电网络的转型样本更具说服力。江苏有线最新战报显示,其5G活跃用户半年净增52%,用户平均收入提升19%。电子渠道运营突破传统框架——抖音直播首秀便拿下广电行业营业厅认领量、首播交易额双料冠军。客服体系同步升级,“云客服”和“码上办”数智平台将服务响应速度压缩至传统模式的三分之一,用户留存率显著提升。

   亮眼数据的另一面,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正经历转型阵痛。湖北广电曾披露,有线电视缴费用户年降幅达23.98%,实际用户中仅三分之一持续缴费。居高不下的资费与同质化内容,遭遇了IPTV低价竞争和短视频平台的降维打击。用户流失速度从早期的平缓下行演变为断崖式下跌,印证了“单纯传输管道”模式的式微。

   政策红利持续为转型注入动能。2020年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规划的“从看电视到用电视”转型路线,正在2025年成为现实。最新政策要求增加电视大屏优质内容供给,微短剧等新形态被纳入黄金时段排播体系。市场对此反应迅速,广电视听市场规模预计全年突破680亿元,较去年激增35%,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的产业新生态已然成型。

   硝烟未散的竞争格局中,广电系面临三重挑战:持续网络建设需年投入350亿元资金;用户投诉率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3%,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业务创新压力与日俱增。但广电5G用户每月新增超百万的节奏,让5000万年度目标触手可及。当第四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突破3%临界点,通信市场延续二十年的三足鼎立,正式进入四强争霸的新纪元。

   这场用户争夺战的终局尚未显现,但消费者已开始用脚投票。北京白领王女士的经历颇具象征意义:她在保留广电电视基础服务的同时,将手机套餐转至广电5G。“不是为了省那几十块钱,而是想看看新玩家能带来什么改变。”当用户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或许正是这场产业变革最深刻的价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