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源头机票”反成高价代名词?航旅纵横直销平台陷价格争议

“源头机票”反成高价代名词?航旅纵横直销平台陷价格争议 航旅纵横 机票直销 源头机票 机票比价 OTA平台 航司促销 捆绑销售 机票价格差异 第1张

   当航旅纵横打出‘民航版12306’的旗号时,不少旅客以为终于等来了机票市场的‘源头活水’。可短短几天后,社交平台上就堆满了网友的较真截图——同一航班、同一天,航旅纵横民航直销平台上的票价,竟比某些第三方平台高出10%到20%。8月10日北京飞上海的经济舱,航旅纵横标价600元,携程580元,飞猪却只要532元;而武汉至北京的航班,航旅纵横500元,飞猪竟低至432元。这些数字像针一样扎在‘源头机票’的光环上。航旅纵横客服的回应平静得近乎无奈:价格差异源于航司在不同渠道的促销策略,建议旅客多平台比价。潜台词是,所谓‘源头’,未必等于‘低价’。这背后,是一场延续十年的渠道暗战。2015年佣金改革后,代理人卖机票只赚定额手续费,高票价不再带来更高收益。于是,策略翻转——用低价票引流,再搭售保险、接送机或酒店套餐补利润。旅客在OTA平台点‘预订’时,默认勾选的40多元‘全能保障’就是典型套路。而航司在直销渠道反而不敢轻易降价,怕得罪依赖第三方分销的中小代理。所以‘源头’平台价格与航司官网一致,却常输给OTA的补贴战。有代理人点破玄机:‘同一航班经济舱分16档价格,直销平台也得遵守这套游戏规则。’旅客的困惑与矛盾真实存在。有人吐槽‘官网600元,某OTA只要230元’,有人则厌倦了在第三方平台付款时‘拆盲盒’——结算页突然多出200元保险和券。航旅纵横的‘六大承诺’确实直击这些痛点:零捆绑、行程单金额即实付、退改签规则透明。对报销凭证敏感的商务客来说,这份‘确定性’比几十元差价更重要。但价格敏感型旅客仍会用脚投票。毕竟补贴是真金白银的诱惑,而航旅纵横尚未打通跨航司订单合并或自动比价,售后纠纷中还出现过平台与航司‘踢皮球’的糟心案例。民航市场需要一条价格基线来规范乱象,但消费者首先不想当‘冤大头’。当航旅纵横的客服亲口建议‘多平台比价’时,已经说明:透明无套路的服务值得鼓掌,可若真想叫好又叫座,还得先跨过价格这座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