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金融数据1毫秒直达!全国首条空芯光纤商用线路开通
- IT大事件
- 2025-08-01
- 301
在深港跨境金融交易的神经中枢,时间早已不是以秒计算。当高频交易指令在服务器间穿梭,1毫秒的延迟就可能意味着千万级的收益落差。就在本周,一条埋藏在珠江三角洲地下的新型“信息高铁”悄然启动,改写了这场速度竞赛的规则。7月29日,中国移动在广东开通全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实测深港证券交易所间跨境数据传输时延降至1.07毫秒——几乎接近理论极限值。
不同于传统光纤中光信号在实心玻璃中‘挤行’的物理限制,这条线路采用了颠覆性的空气导光原理。技术人员形象比喻:如同将普通铁轨升级为磁悬浮轨道,光信号在直径仅20微米的‘空心玻璃管’中近乎无阻地飞驰。实测数据揭示出三大技术突破:传输损耗小于0.09dB/km,比常规光纤降低7.6倍;非线性效应锐减超1000倍;更关键的是,光在接近真空的环境中以99.97%的真空中光速传输,比实芯光纤提速超30%。
这个毫秒级时延的取得,对深港高频交易场景具有颠覆意义。某私募基金技术总监透露,此前跨境交易需预留3毫秒缓冲,新线路启用后策略响应速度提升两倍以上,尤其对套利算法和量化模型产生质的改变。这种技术代差甚至可能重塑区域金融竞争力版图。
背后的技术攻坚远比想象艰难。空芯光纤虽在实验室验证多年,但规模化应用面临熔接损耗、气体填充稳定性等工程瓶颈。去年中国移动在深圳-东莞试验网中,已实现空芯光纤熔接损耗压降至0.05dB的关键突破,为本次商用铺平道路。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输出的近20项专利和11篇高质量论文,标志着我国首次构建起空芯光纤全链条自主技术体系。
当被问及未来规划,项目组暗示已有更大布局。800G空芯光纤技术试验网的成功运行,证实其在数据中心海量传输中的潜力;而近乎光速的传输特性,在量子通信、高能激光传输等前沿领域更将释放颠覆性价值。这条埋藏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光子隧道’,正在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夯实地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快了几毫秒,更在于中国第一次在下一代光通信技术商用化竞赛中抢得身位。
本文由JingFeng于2025-08-0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706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