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手”今起正式纳入职业病保障,制造业工人权益升级
- IT大事件
- 2025-08-01
- 505
今日起,数百万制造业工人的健康保障迎来历史性突破。随着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正式施行,俗称“鼠标手”的腕管综合征被正式纳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成为我国法定职业病体系中的新成员。
在石家庄一家金属加工厂,赵师傅和工友们围在车间公告栏前,反复确认着新政策细节。他们班组8名工人中,常年有4人受手腕疼痛困扰,膏药味甚至成了车间里的特殊气味。赶工期时,有人疼得半夜被麻醒,却因担心收入不敢停工。如今,被疼痛长期困扰的他们终于获得法律承认的职业病保障。
此次目录调整背后是长达三年的医学调研。数据显示,在电子元件组装、汽车制造等流水线岗位,腕管综合征发病率达普通人群的7倍。国家限定保障范围为“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的制造业工人”,将覆盖船舶制造、电子设备组装等12个重点行业。确诊患者可享受工伤医疗报销,月均减轻经济负担2800元。
河北省职业病防治中心骨科医生马欣指出,诊断标准明确要求患者需有3年以上相关职业史。但休假超30天需重新计算年限,这条规定让不少临时工担忧权益保障存在盲区。在山东某医疗器械厂,人事主管正紧急调整轮班制度:每条产线增加15分钟间歇,并采购可调节腕托。这种变化直接源于新政中“减少腕部负荷频率”的强制要求。
更深远的影响正在发酵。浙江职业病诊断机构本月接到的咨询量激增40%,多地卫监部门开展专项排查。根据部署,年底前各省将至少设立2家专业诊疗机构,解决劳动者“确诊难”问题。但医学界呼吁关注服务业从业者,某快递分拣员展示他肿胀的手腕:“我们每天扫码上万次,何时能纳入保障?”
这部酝酿两年的新目录,首次建立肌肉骨骼与精神障碍两大疾病类别。同步纳入的还有应急救援人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标志着职业病保护从物理伤害向心理伤害延伸。专家提醒,政策落地关键在于企业执行——当流水线速度与工人健康成为选择题,新规能否真正缓解流水线上的疼痛,仍需时间检验。
本文由GongXiaoKong于2025-08-0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700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