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鹅组悄然解封,三年封禁终结背后暗藏网络治理变局
- IT大事件
- 2025-07-30
- 1071
2025年7月下旬,豆瓣社区一则未公开通告显示,被封禁超过三年的豆瓣鹅组已悄然恢复访问。这个曾拥有68万组员、中国互联网最具争议的娱乐社区,在经历多次整改后重新上线,其界面已取消答题门槛,仅保留基础发帖审核机制。
此次解封距离鹅组2022年4月的永久停用处罚已过去38个月。当时豆瓣官方公告援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要求,以'持续清理有害信息'为由关停该组,未给出解封期限。此前该组已历经多次处罚:2018年因内容违规首次更名、2019年被雪藏、2021年遭遇两个月封禁——这些处罚累计导致小组活跃度下降超60%。
鹅组的兴衰映射着中国娱乐生态的剧变。诞生于2010年的'八卦来了'小组,因大S婚礼讨论与传统八卦社区分道扬镳。其'明星祛魅'的核心理念,曾让李易峰等顶流明星因'不可说'事件对簿公堂,更催生出'组内鹅'账号黑市交易,单个ID叫价高达千元。这种极端现象,凸显了封闭社区的话语权溢价。
封禁三年间,豆瓣承受着空前监管压力。2021年平台累计被罚900万元,2022年更面临专项督导组进驻。同期超过15个娱乐小组遭永久封禁,连私密小组功能也被彻底关闭。重压之下,鹅组曾尝试转型:2021年短暂解封时设置'清朗行动'答题环节,新增'不喜欢'功能平衡生态,但终未能阻止最终封禁。
耐人寻味的是,鹅组虽因娱乐八卦闻名,其社会行动力却不容忽视。2020年组员协同举报涉黄漫画作者收集380页证据推动司法立案,疫情期间组织医疗物资捐赠超20批次。这种'小区大妈式'的自治形态,既存在性别对立激化风险,也孕育着草根互助的可能。
解封后的鹅组面临三重困境:营销号产业链断裂导致信息倒灌、新生代用户转向短视频追星、严监管下讨论空间压缩。某文化研究学者指出:'它的重生不在恢复旧貌,而在能否找到娱乐议题与社会责任的平衡点。毕竟当下网络生态中,纯粹的攻击性表达已无生存土壤。'
当前首页飘着的讨论话题,已从明星绯闻变为'如何重建小组公约'。有组员在试探性讨论某歌手演唱会走音事件时,立即被提醒'勿触线'。这种自我审查印证着三年封禁带来的深刻改变——当牙尖嘴利的鹅学会低头,中国网络社区的激进时代正悄然落幕。
本文由MuZhi于2025-07-30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683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