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博世高管示警中国智驾行业:免费模式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博世高管示警中国智驾行业:免费模式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智驾收费 特斯拉FSD 华为ADS 博世吴永桥 自动驾驶商业化 汽车价格战 智能驾驶工程 行业利润下滑 第1张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席上,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抛出一组刺眼的数据:今年1至5月,中国汽车工业营收增长7%,乘用车销量增长14%,行业利润却骤降11.9%。这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字,揭开了智能驾驶狂欢背后的隐痛。吴永桥面对全场直言不讳:“中国零部件行业里,只有华为和宁德时代两家真正拥有主机厂面前的话语权。包括博世在内,其余企业全被困在价格战的泥潭里。”这番剖析指向一个残酷现实——当车企将高阶智驾作为赠品捆绑销售,技术价值正在被系统性掏空。吴永桥以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为例,其6.4万元的定价策略构筑了清晰的商业逻辑:当技术真正带来“极度自信、安全与舒适”时,用户愿意为之高额买单。同样,华为ADS高阶智驾方案虽未公布具体价格,但通过技术对标实现了价值认可。他现场发出疾呼:“高阶智驾必须收费!免费推广到所有车型只会带来灾难。”台下响起一片低语,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支撑这一论断的,是智能驾驶研发的残酷成本账。博世去年在智驾领域投入近20亿,而高阶智驾的工程化落地被吴永桥称为“汽车史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他在演讲中强调:“工程交付比讲PPT难上万倍,很多企业就倒在大规模量产的门槛上。”免费策略看似惠及消费者,实则侵蚀着行业创新的根基。当技术投入无法通过合理回报形成闭环,企业只能压缩研发预算或降低硬件标准。最终结果可能是全行业技术停滞,形成“低价-低质”的死循环。更深刻的变革正在酝酿。吴永桥预判,随着技术标准化,四五年后主机厂或将放弃全栈自研。“当智驾像安全带一样成为标配时,自研不会带来差异化优势。”这暗示着行业价值链的重构——车企聚焦用户体验,供应商专注技术模块化。眼下国内智驾市场呈现两极态势:一边是华为ADS3.0以199元/月的订阅费加速普及,另一边特斯拉FSD坚守高价策略。看似矛盾的路径实则指向同一目标:建立技术货币化通道。而特斯拉近期在旧金山启动的Robotaxi付费试点,更预示着智驾服务从商品向运营的跃迁。这场收费与免费的博弈,实则是行业生存模式的抉择。当吴永桥说出“灾难”这个词时,会场突然安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对产业命运的预警。中国智能驾驶的狂飙突进,正站在价值重构的十字路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