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夜会MiniMax背后,中国AI的算力突围与英伟达的“芯”棋局
- IT大事件
- 2025-07-19
- 1105
7月18日晚,北京前门文华东方酒店的灯光下,英伟达CEO黄仁勋与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的会面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这场被外界称为“密会”的交流,距离黄仁勋与小米雷军并肩站在SU7Ultra旁的合影刷屏仅隔三天。知情人士透露,两人从模型架构、推理效率一直聊到全球AI生态的竞合态势,话题直指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深水区。
闫俊杰创立的MiniMax虽然低调,但近期动作频频。就在上个月,这家上海AI企业发起为期一周的技术闪电战:6月17日开源全球首个混合架构推理模型M1,其生成10万token的算力消耗仅为同行明星产品DeepSeek-R1的25%;次日又推出视频生成工具Hailuo02,打破全球视频模型的成本效率纪录。更引人注目的是,MiniMax仅用512块H800GPU、耗资53.74万美元就在三周内完成强化学习训练,这种极致性价比的算力利用模式引发行业震动。
黄仁勋此行显然有备而来。三天前的链博会演讲中,他身着唐装点名四家中国AI企业——DeepSeek、阿里巴巴、百度和MiniMax,称其产品“达到世界级水平”。值得玩味的是,在受美国出口管制导致季度营收损失135亿美元的背景下,他刚宣布获得向中国销售H20芯片的许可。此刻密会正快速崛起的MiniMax,既是技术层面的惺惺相惜,更是商业棋局的关键落子。
有分析认为,这场会晤折射出中国AI创新的双重突围:一方面,MiniMax通过M1模型将线性注意力与Softmax注意力结合,配合自研CISPO训练法实现2倍加速,在算法层面挑战算力限制;另一方面,其视频生成模型Hailuo02在ArtificialAnalysis榜单跃居第二,多模态能力直逼字节跳动的Seed模型。这种“效率革命”恰与英伟达面临的地缘政治困局形成微妙互补——当芯片物理供给受限,架构创新便成为破局利刃。
资本市场的反应佐证了MiniMax的战略价值。据路透社消息,该公司正推进香港IPO计划,新一轮3亿美元融资使其估值站上40亿美元关口。而黄仁勋的深夜造访,恰似为这场蓄势待发的资本征程投下信任票。更深的合作图景若隐若现:MiniMax旗下海外爆款产品TalkieAI和HailuoAI正需要全球部署的算力支撑,而英伟达亟待将H20芯片嵌入中国最具潜力的AI新贵生态链。
当酒店会谈结束时,北京夜空已星辰满天。从雷军到闫俊杰,黄仁勋的中国之行勾勒出AI产业变迁的新坐标——昔日的硬件霸主正主动拥抱中国创新力量,而本土企业以算法突破化解算力困局的实践,或将重塑全球AI竞争规则。这场深夜密谈散发的信号,远比会议室里的灯光更耀眼。
本文由GuanGong于2025-07-19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521pj.cn/2025594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