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重庆区委书记自掏腰包宴请劳模创业者,1100元点燃城市烟火气

重庆区委书记自掏腰包宴请劳模创业者,1100元点燃城市烟火气  第1张

餐馆木门被推开时,老板陈师傅正擦着桌子。抬头一看,他愣住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笑着走进来,身后跟着十多位客人。“今天这两桌我来请!哪个抢单就不准吃饭!”高洪波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引得邻桌食客纷纷侧目。

这是6月29日中午,重庆市荣昌区一家普通餐馆里的场景。高洪波请来的客人有双手粗糙的养猪全国劳模、戴着眼镜的乡村教师、90后电商创业者以及市人大代表。十二人围坐两桌,桌上摆着荣昌卤鹅、河包粉条等地道本地菜。席间,高洪波一边给养猪户夹菜一边询问:“今年生猪出栏量如何?饲料成本涨了30%,政府能否协调本地粮企建立直供渠道?”转头又向创业者建议:“你的电商直播可以结合荣昌夏布非遗元素,纹样还能申请数字版权保护。”这顿餐最终消费1108元。高洪波预付了2000元,老板陈师傅退回余款时还主动“抹零”8元。付款单据很快在网上公开,高洪波用这种透明方式回应了“公款吃喝”的质疑。

高洪波在餐桌上算了一笔民生账:“荣昌人均餐费60-100元,如果有1万人消费,一周就能拉动内需100万。”这并非临时起意。今年1月6日,在荣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就号召全区干部:“春节前买套新衣服,周末带家人下馆子。”当时有干部私下嘀咕是否搞形式主义,高洪波当即算账:荣昌1.2万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若每人每月增加200元消费,全年可带动2880万元市场增量。

数据印证了效果。荣昌区商务委统计显示,今年1-5月全区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2%,夜间经济活跃度提升30%。陈师傅的餐馆在书记光顾后生意明显好转:“比平时好得多,桌子坐满就不接单了。”更有火锅店次日推出“区委书记同款套餐”,单日销量突破200份。

这场“示范餐”背后是荣昌餐饮业亟需提振的现实。1-5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但餐饮业增速仅5.1%,落后平均水平。高洪波走访时发现,不少餐饮店连员工工资都难保障。

更深层看,这是基层政府探索消费提振的创新实践。荣昌区已将消费纳入年度考核:要求机关单位工会经费50%用于职工文化消费,鼓励企业发消费券。高洪波提出“三大消费行动”——政策促销、活动促销、新媒体促销,其中“新媒体促销”正通过短视频推广“书记同款”菜品。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评价道:“荣昌的实践表明,基层政府可通过‘场景化’政策设计,将宏观调控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体验。”这种探索精准回应了治理违规吃喝与激活消费的矛盾。荣昌区明确划出红线:只要非公款消费、非上下级吃请、无利益输送,领导干部正常社会交往应予鼓励。

聚餐结束当晚,高洪波又出现在夜市烧烤摊前。扫码支付后,他举着十串荣昌黄凉粉对记者说:“政府要做的不是直接发钱,而是创造消费场景、增强消费信心。”区统计局预测,若政策持续发力,荣昌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0亿元,带动就业1.2万个岗位。

万家灯火的荣昌夏夜里,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望着升腾的火锅热气感慨:“高书记能和我们坐一桌吃饭,说明真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从餐桌到夜市,这场1100元的“烟火气实验”,正悄然夯实着区域经济振兴的微观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