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三峡新通道启航,重庆破局宜昌升级

766亿巨资注入,长江三峡咽喉要道即将迎来一场大手术。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这项总投资766亿元、工期长达100个月的超级工程终于拿到“开工令”。当三峡船闸持续拥堵至船舶待闸时间长达12天,万吨货轮在长江上游寸步难行之际,这条设计通航万吨级船舶的双线五级船闸,将彻底改变长江经济带的物流版图。

三峡新通道启航,重庆破局宜昌升级  第1张

重庆的工厂老板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作为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重庆的冶金、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严重依赖长江水道,但三峡船闸的“肠梗阻”让成渝地区港口吞吐量增速长期低迷——2016至2021年年均仅增长2%,远低于武汉港的6%和九江港的8.5%。一艘满载500个集装箱的货船,在宜昌翻坝转运一次就要多付60万元成本,这些真金白银最终都摊在每件“重庆造”产品上。新通道将把年货运能力提升至3亿吨以上,待闸时间有望从数天压缩至小时级,西南制造业的物流命脉就此打通。

三峡新通道启航,重庆破局宜昌升级  第2张

而在三峡大坝下游的宜昌,一场静悄悄的转型早已启动。当货主为翻坝成本叫苦不迭时,宜昌却将瓶颈转化为机遇:秭归翻坝物流产业园开辟出“北粮南运”“磷煤对流”等特色线路,三峡枢纽多式联运工程去年获评国家示范工程。更关键的是,这座城市正在撕掉“过路站”标签。沿江高铁与呼南高铁在此交汇,三峡机场升级为湖北第三个航空货运口岸,立体交通网络托起“枢纽经济”。2023年宜昌人均GDP以14.7万元反超武汉,今年一季度又以7.5%增速领跑湖北,化工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转型中,宁德时代、万华化学等巨头纷纷落子。

三峡新通道启航,重庆破局宜昌升级  第3张

重庆的野心远不止于货畅其流。6月27日,西部最大高铁枢纽重庆东站正式投用,3场15台29线的庞大规模承载着“米”字型高铁网的雄心。年内轨道27号线将完成长江上游首条城轨穿江隧道掘进,“水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日渐清晰。当新通道解决长江航运“卡脖子”问题,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将充分释放——西北省份的铁矿石、西南地区的机电产品在此集散,再经中欧班列或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亚欧。

三峡新通道启航,重庆破局宜昌升级  第4张

宜昌同样在抢抓新通道红利。万华化学有机硅项目进驻猇亭产业园,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即将试产,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正向1700亿产值冲刺。当地创新实施“四个重大”工作机制,将枢纽优势转化为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直指“链接重庆武汉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如区域经济研究者所言:新通道建成后受益最大的或是宜昌,但“躺赢”绝无可能——从磷矿基地到算力中心,从化工围江到枢纽赋能,这座中部非省会第一城的升级之路,恰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三峡新通道启航,重庆破局宜昌升级  第5张

超级工程改变的不仅是物流效率。四川整合泸州、宜宾五港打造“港口航母”,湖北谋划城西高速闭合绕城环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互动因新通道而重构。当重庆东站实现6小时直达北上广深,当宜昌到重庆高铁时间缩短至2小时,人才、技术、资本在长江经济带加速流动的图景已清晰可见。投资766亿元的三峡水运新通道,正撬动起万亿级区域经济版图的重塑。

三峡新通道启航,重庆破局宜昌升级  第6张

发表评论